第一百二十章 你们傻啊
葭芦寨这城前二十年还属于大宋,只是在元佑四年,为了换回跟被俘的军士将葭芦寨等四寨割给了西夏,此后两军在次多次争夺,互有得失。寨子建在山峁上,依山势梯次向上而建,山势笔陡,高似千仞,沟深壑险,东枕黄河,西傍芦水,两条大河成了它的护城河,确实是易守难攻,曾有‘铁打葭芦’之称。
守关的夏军得到了命令下城开门,刚卸下门闩,‘咣’的一声巨响,开门的兵士就被门扇飞了,直挺挺的靠在墙上,其他几个人正纳闷这些人有何军务,居然如此性急,就看到叫关的人已经一拥而入,他们还没来得及叱喝,嘴就被人捂住了,觉得脖子上一凉,身子挺了两下,便没了声息。
“发信号!”为首的一个人摘下帽子扔在地上,从马上拽下支霰弹枪低声喊道,来人正是襄邑军的斥候队队正蒋飞。
一个斥候点点头立刻从腰里抽出一支纸筒,撕掉包在顶端的油纸,在火把上一燎,指向天空,一声爆响,一个火球冲天而起,在空中炸开了一朵靓丽的红花。
“有人诈城,快关城门...”镇守刚下了城准备迎接信使,正好看到了这一幕,抽刀高声喊道,可回答他的却是两声闷响,不但是他连身边的几个亲随都跟着遭了殃,被打成了筛子。
“控制城门!”蒋飞一声断喝,十几个人立刻分头行动,控制了下城的马道和街口,将下城夺门及闻讯赶来的兵丁拦住。
“统军兵败大和堡,全军覆没,城主被杀,宋兵进城啦,快逃吧!”蒋飞几个人一边开枪阻止夏兵靠近城门,一边大喊制造恐怖气氛,引起混乱,果然他们的话起了效果,更看到城主正浑身抽抽,身上冒着小喷泉不由不信,一时惊慌失措,竟没组织起正经八百的反击来...
一刻钟后,高宠率腾龙营最先赶到,一阵乱枪将刚组织起来的夏兵击溃,控制了主要道路和出入口,随后大军进城扫荡,以泰山压顶之势消灭了顽抗的夏军,占领了全城,这时太阳恰恰露出了半张笑脸,城外呼啦啦跑来几百败兵前来叫城,结果不用问,他们在山谷中转悠了一夜,以为终于安全了,没想到又自投罗网。而大家对王爷的算无遗策,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,要不是他果断取消休整,连夜出发,等葭芦寨的守军得到了消息,再想攻取可就要费老鼻子劲儿了。
......
西夏左厢神勇监军司控制着屈野河、秃尾河二条河谷的上游和葭芦川以及无定河河谷,这个地区是自古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和中原军队北上的通道,军事地位重要,河谷两岸农业发达,给养运输方便。神勇监军司设置于此既可防范宋朝麟府方面的进攻,又可防御辽军南下,西夏在这一带驻军五万,统领二万民户。
现在佳芦河军监野利叛了李继奉,屈野河军监正佯攻麟州新秦与宋军对峙,而李继奉兵败的消息还未传出,在榆林地区夏军兵力空虚,满打满算不会过万,如果现在出兵榆林可轻取古长城以南,明堂川以东至佳芦河流域的千里之地。
为了造就这种有利的形势,赵柽可费了不少心思,而这还不是他计划的全部,他计划自己战胜李继奉后,作势攻取榆林地区,迫使西夏石州监军司出兵来援,以自己的亲军为主力击溃之。己方永兴路自银州出重兵,趁机攻取石州,然后合兵一处,收复横山长城一线,横山以南之地尽归宋朝。不但占领这片可牧可耕的丰饶之地,改变了麟府地区的被动防守的态势,还可获得前进之地,北攻夏州,西进灵州。
愿望是美好的,计划是完美的,但现实是残酷的,计划是可以改变的,既然人家不配合,不认同,赵柽决定自己单干,夺取了葭芦关,打开了北进的大门,赵柽立刻封城,将俘获的夏兵送回大和堡,派出化妆成夏兵的侦骑出十里之外截杀漏网之鱼。大军连续作战还没有休整,已是异常疲劳,赵柽决定在此休整两天...
麻湾是条小河附近的一处台地,地靠河流,土地丰饶,聚集着近千帐蕃汉居民,多以耕种为生,过着战时为兵,平时耕种的生活。他们平静的生活却在这个清晨被打破,数千突然而至的宋军骑兵包围了他们的寨子,派人送给他们一封信,只写了几个字‘顺者昌,逆者亡’。
看着已经长到了半尺多高的麦苗,已经受孕的牛羊,这个部族选择了抵抗。他们召集起了族中所有的青壮一千余人迎战,可这些精壮的汉子只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,便被全部射杀。然后这些宋军大掠村寨,将牛羊、粮食,人口尽数掳走,接着放火焚烧,又在田地纵骑践踏,毁了庄田,裹挟着人口,留下遍地尸首扬长而去。
接下来日子,自东向西这支宋军队伍横扫了佳芦河以西百里之地,凡是放弃抵抗的,保全部族所有人员性命和财产,但必须立刻迁往宋地,承诺到了那里重新分配土地;凡是抵抗的,立刻斩杀,财物牲畜全部掳走,分配给随军的乡兵各指挥并入他们的部族。
几天下来,赵柽的队伍长了很多,那些押送财物人口的乡兵将东西送回去以后,又马上带人折返,而且带来了更多的人。王爷的政策好啊,打仗的时候都是王爷的亲军冲锋在前,抢东西的时候是他们在前,而且是多劳多得,大家发财,抢的多,得到的多!这极大的调动了乡兵们的参战积极性,杀人放火干的极为卖力。
......
今天一番‘战斗’后,襄邑军在一片谷地中扎营,营地中篝火通明,照亮了夜空,到处散发着烤肉的香气,不时还能听到士兵们的大笑声,他们在享受着战利品。赵柽独自坐在寝帐中,手边放着地图和两封书信,“好日子就要到头了!”他喝了口茶自言自语道。这些日子之所以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’,一是得益于襄邑军的火力优势;一是西夏采用寓兵于农的国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