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生活文学>奇幻小说>捧着左传品春秋 > 齐襄公的浪漫生活 (鲁庄公元年,公元前693年,春秋第三十年)
    鲁桓公死在齐国。

    鲁桓公夫人文姜,算是解除了一个和哥哥幽会的羁绊,情欲冲毁了一切。

    但是,对于文姜在自己丈夫死后的去向,却有个历史的小迷雾。

    先说第一种:文姜的丈夫死在齐国,按照常理自然要跟着一起扶陵回鲁国送葬。回国后,还要安排一系列的儿子继位的事情。

    在公元前694年4月10日,鲁桓公被齐君杀死,到当年5月朔日鲁桓公灵柩返回鲁国,12月27日安葬了鲁桓公为止。

    第二年,公元前693年的3月《左传》记载:夫人又奔回齐国了。夫人文姜奔齐国干什么?当然肯定不会是旅游,丈夫刚死,儿子刚继位,有很多的大事要办,此时出奔肯定是不正常的,所以文姜而是再次的找齐襄公去私会了。

    可是,有个问题,在《左传》中并没有关于文姜开始扶鲁桓公灵回鲁国的记载,只是简单的提了一句:三月,夫人孙于齐。孙,同逊,出奔的意思,如果没有回来鲁国,就何谈出奔,所以这就是一种观点了。

    第二种说法:夫人文姜根本就没有回过鲁国。

    因为,文姜参与害死自己的丈夫活动,不敢回国,《春秋》之所以用“三月,夫人孙于齐”的这样方式记载,是因为爸爸死了后,跟着继位的鲁庄公思念母亲的意思。根据当时丧葬制度,在国君死亡后的第十一个月告祭于家庙的活动中,需要母亲主持为父亲举行练祭大典,如果母亲没有回来,这就是对母亲的羞辱。因此,就只能在鲁国国史中这样记载这个事情了,这也算是替母亲遮羞吧。

    之所以称为:夫人,就是贬称的意思。因为文姜有杀夫的罪过,鲁庄公伤心父亲被杀而与母亲断绝了母子关系的意思,这个观点是在《公羊传》和《毂梁传》中体现的主流观点。

    我们认为,既然《左传》在后续中,多次记载文姜出奔到齐国的事情,那就还是按照《左传》的理解来进行吧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这段期间,文姜和哥哥都处在火热之中,回不回来,都是礼法的问题,实质上妹妹和哥哥的私会并没有停止下来。

    文姜和死鬼丈夫鲁桓公的儿子“同”,于十五岁时继承爸爸的鲁国大统,史称:鲁庄公。

    但是,由于妈妈并没有等到自己的儿子正式举行登基大礼,就忍不住对哥哥的爱恋,自己私下偷跑到了齐国,儿子鲁庄公也只将错就错的稀里糊涂当上鲁君了。鲁庄公的爸爸是非正常死亡,在《左传》里面也不称他继位。不过,形式问题在目前已经并不重要了,我们只要知道,这就是开启了新的鲁庄公时代就完全可以了。

    鲁庄公元年,公元前693年,齐国齐襄公的浪漫生活继续进行,他和妹妹的桃花事件,并没有影响到其正常的迎娶周王室公主的行动,齐襄公要做周王的妹夫了,又要当新郎官了。

    根据当时的诸侯和王室的婚嫁规矩。

    周王室下嫁公主,不能自己搞,按照“周朝礼治”,是可以安排同姓的诸侯大国帮助送亲和办理的,鲁国是绝对的周王室嫡亲诸侯,身份高贵,出嫁方向和合适,于是周王室就安排鲁国代表周王室,办理公主婚嫁迎送的手续和事情,这也是给鲁国极大的荣誉。

    周王室的公主必须先到了鲁国,然后再从鲁国吹吹打打的坐着花轿前往齐国,可是公主是王室的人,总不能随便的找个宾馆或招待所居住,这就是不礼貌了,公主如果住在鲁君王宫也算是可以的,但是此时鲁国的上任国君刚死,新任的鲁君身上还有父亲的孝丧在身,俗话说:丧事和婚事不能冲突,这样就不能安排公主到王宫居住了。

    说实话,鲁国现在正在国丧期间,并且和齐国还因为鲁桓公的死亡产生了龌龊,一心一意的处理丧事中,不太适合办理婚礼的事情,但这又是周王安排的必须干的活动,所以如何处理好丧事和婚事的关系,也是摆在鲁国面前的一个纠结的事情。

    好在,都是国君之间的婚事,大户人家唯一的条件就是有钱,既然不能安排周王室公主进入王宫暂住,又不好随便找个宾馆安置。干脆,就直接在鲁国国都的郊外,为公主特意修建了一个别墅用于休息算了,这也算是一种折中的办法,可见周王嫁女的场面也是很宏大的,《诗经》是这样记载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