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几年建设,大同大学已经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设施,与欧美第一流大学比也不遑多让,毕竟李谕花了大把钱进去。

    这天李谕开完讲座,意外发现两个人从国外回来了:秉志与吴君。

    吴君是李谕当初亲自挑选出来的。

    他们两个研究的都是生物学,刚刚在美国大学获得了生物学学士学位。

    李谕相当诧异:“不是说让你们在国外读到博士吗?”

    秉志说:“现在世界这么不太平,我们听说日本人又在青岛打了起来,和十年前旅顺的事情一模一样,实在心绪不宁,回来看看能不能效劳。”

    李谕说:“我强调了很多次,你们有自己要做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,”吴君说,“如今就连剑桥大学、巴黎大学的学生都去参军了,我们怎么可以坐视不管?”

    李谕感觉头大不已,虽然英法德几国一战时期损失了不少大学生,很多科研人员白白死在前线,但他们终归已经强了那么久,有积累,能挥霍得起。

    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一点点留学生,哪能这么玩?

    李谕语气严厉起来:“你们觉得中国现在缺士兵还是缺大学生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大学生,”秉志说,“不过这不代表不能报效国家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怎么报效?”李谕说,“总统府恪守中立,你们能怎么办?”

    秉志一时语塞:“我……”

    李谕不给他狡辩的机会:“是不是觉得科研这条路太难了,怕了?想做个只需要听命令的大头兵?”

    秉志和吴君到底是年轻人,怎么受得了这种激将法,立刻说:“不是怕了!”

    李谕说:“那就好好读个博士回来,再看看几年前伍连德博士是怎么做的!”

    吴君脸皮比较薄,脑子转得倒挺快,迅速盘算好台阶:“先生,博士阶段在哪都可以做研究,只要拿出博士论文就能毕业,我们回来也能继续。”

    李谕问:“回来了怎么做实验写论文?”

    吴君说:“我们看了,这里的实验条件不比外头差,又多了哈佛中国医学院,有问题随时可以验证。”